输卵管检查的常用方法
医网摘要:常用的方法有输卵管通液或通气试验、子宫输卵管造影;有条件的单位已开展了腹腔镜与输卵管通色液联合检查、B超监视下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检查、宫腔镜下行输卵管插管检查;新技术有输卵管镜的应用、借助介入放射学技术进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等。上述方法可不同程度提示输卵管的通畅性、阻塞部位、管腔内的形态变化及病因病理,为诊断提供依据。此外,这些介入性检查有助于轻度输卵管扭曲的矫正、内膜粘连的分离、管腔内潴留物的排除等,起到一定治疗作用。
(四)超声监测和输卵管通液联合检查
通液试验基本方法相同,注入溶液用3%双氧水20ml。在注入子宫输卵管过程中产生氧,既可防治感染又产生泡沫效应,在B超观测下,可较明确地看到输卵管内的液流动态,若通畅则子宫直肠凹可出现液性暗区;不通畅时有利于判定梗阻部位,若伞部梗阻,可测到输卵管积液的液性暗区。
此法优点是在超声扫描下通液,借助动态影像学能较准确地判定输卵卵管通畅情况,通液后的输卵管及盆腔状态,有刊于诊断与治疗,且没有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,是今后的发展方向。
(五)子宫输卵管造影
是目前国内外对输卵管通畅定性、定性最常用的检查2。方法。除前述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外,术前必须做碘过敏试验,阴性者方可施术。
1、造影剂
(1)碘油:常用40%碘化油(国产)、30%乙碘油(Ethiodol Oil)等。油剂的优点是:粘稠度高、密度大,影像清晰;流动慢,摄片时间比较充裕;刺激性小,过敏反应少,有X线设备的医院都可以做。缺点是吸收是,潴留在输卵管梗阻部位或滞在盆腔粘连包裹内,时间长了,油皂化后含有脂肪酸,刺激组织发生肉芽肿,加重输卵管炎或引起慢性腹膜炎。
(2)碘水:常用的有60%或76%泛影葡胺,其他新型碘水溶性造影剂价格贵,故未普及。碘水造影的优点是:粘稠度低,可以扩散到输卵管的分泌物内,使梗阻之管腔显示充分;流动快,一次完成摄片;吸收快,注入10-30min即被吸收,以后经肾脏排出。缺点是:有一定刺激性,注入时需适当加局麻药物;流动快,消失快,有时术者与摄片者配合不好或经验不足,照片显影不清晰。
2、造影方法
造影前排清大小便,消毒外阴、阴道和宫颈。在无菌操作下抽出造影剂7-10ml,因导管内须容纳2ml,宫腔内约容3-5ml。将金属导管或双腔导管插入宫颈内阻紧。排出导管中气泡,以防误诊为息肉或肌瘤。在透视下边注入边观察,至子宫输卵管均充盈即摄片;或在不透视下缓慢注入,至病人下腹胀即摄片。如果注放时有明显阻力感或病人痛痛难受时,应停止注射,总注入量约5-10ml。如注入碘水剂,则连摄2片,相隔10-15min;若注入碘油剂,第1片洗出观察后,酌情摄第2片,待24小时后,擦洗阴道,清除可能残留在阴道内的碘剂,再摄盆腔平片一张。若输卵管通畅,则输卵管内无油剂残留,进入盆腹腔的油剂呈涂抹状影像,子宫腔内残留呈纵行条状影,阴道内呈横行条状影,输卵管伞部残留呈香肠状影。
3、并发症与造影后处理
(1)静脉回流:可能由子宫内膜为器械损伤,内膜有炎症或注射压力过高、造影剂量过大等。有文献报告,若油剂发生油性栓塞,过敏反应,病人在造影中后咳嗽、胸痛、心悸、烦燥、休克昏迷,可致瘁死。困此术前应作好抗过敏、抢救休克的准备。
(2)感染:原有炎症引起发作,或无菌操作不严致医源性感染,引起子宫炎、附件炎、盆腔炎、腹膜炎等。应注意防治感染,适当用抗生素。
为防止器械内残存污物引起感染,术前消毒要确实无微生物污染;术后应将导管、注射器用乙醚洗净腔内,或在碳酸氢钠溶液内浸泡后洗净,以免碘油滞留管内,下次应用时引起不良刺激或感染。最好应用一次性器械,以杜绝交叉感染。
(3)如果术后病人疼痛较重,应当在放射科就地休息观察,必要时留观察室或住院诊治,以免发生意外。
本文来源: http://www.ew86.com/byby/20110514/3671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