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姜防癌 首先要会这么吃!
医网摘要:我国民间早就有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的谚语,生姜性味辛温,有散寒发汗、化痰止咳、和胃、止呕等多种功效,中医广泛用于风寒感冒、风湿骨痛、胃肠道溃疡、炎症和中毒疾病中。这种草药在亚洲最为常见,经常作为香料添加到食物中,同时也是咖哩粉中的重要成分。现代医学证实,姜黄素有抗菌、抗炎、镇痛、降脂、降压和抗凝作用,对多种难治性疾病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。
姜黄素(curcumin)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(curcumalonga)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类色素,姜黄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属于生姜植物家族,在我国已经有很久的药用历史。
食用生姜、中医药应用生姜在我国历史悠久。
我国民间早就有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的谚语,生姜性味辛温,有散寒发汗、化痰止咳、和胃、止呕等多种功效,中医广泛用于风寒感冒、风湿骨痛、胃肠道溃疡、炎症和中毒疾病中。这种草药在亚洲最为常见,经常作为香料添加到食物中,同时也是咖哩粉中的重要成分。现代医学证实,姜黄素有抗菌、抗炎、镇痛、降脂、降压和抗凝作用,对多种难治性疾病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。
尽管我国食用生姜和中医药应用生姜已有一两千年的历史,但其有效成分姜黄素是Vogel在1842首次提纯的,1910年其化学成分被Lampe 和Milobedeska首次确定,分子式为C21H20O6,结构式为1,7-双(4-羟基-3-甲氧基苯基)-1,6-庚二烯-3,5-二酮。1913年,由Lampe首次人工合成了姜黄素。此后,Schraufstatter 和Bernt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姜黄素具有抗链球菌、沙门氏菌、毛选军和分支杆菌的多种抗菌作用,并将成果发表在《Nature》杂志上。20世纪70年代,研究又发现其有降血脂、抗炎、抗氧化和抗糖尿病作用。80年代,发现其有抗肿瘤作用。
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。
目前,大量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姜黄素对炎症的多个环节有调控作用,在分子水平,可以直接或间接调节包括炎症介质、蛋白激酶、粘附分子、生长因子、蛋白受体、趋化因子等的表达,并通过调控前炎症转录因子NF–κB、活化蛋白和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活化因子蛋白(STAT)、磷脂酰肌醇-3-激酶/AKT信号通道抑制炎症反应。此外,姜黄素还有很强的抗氧化、抗凋亡、抗增生作用。
大量现代研究表明,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,并可以通过诱导凋亡,抑制肿瘤细胞基因表达,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传导通路,抑制肿瘤增殖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机制,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的作用;姜黄素还能辅助目前的化疗药物,解决肿瘤耐药问题,提高化疗疗效;同时还可缓解肿瘤伴随症状,如疲劳、神经性疼痛等。在临床试验中,可见部分肿瘤患者症状减轻,肿瘤缩小,或控制发展。通过联合用药,被用于治疗进展性胰腺癌,其结果安全有效,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,减轻症状,部分患者肿瘤得到控制。
姜黄素对消化系统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神经系统疾病、免疫性疾病、精神心理疾病都有治疗作用。
姜黄素对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有明确的治疗作用,包括溃疡性直肠炎、克隆氏病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肠道激惹征、胰腺炎、胃炎、口腔扁平苔藓、胆囊炎等。
姜黄素还具有显著地降血脂作用,对心血管疾病、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疗效,还对糖尿病、糖尿病性神经病变、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有治疗。
近几年的研究发现,姜黄素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,通过阿尔茨海默病(AD,老年痴呆的一种)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,口服姜黄素7天,可见大脑中斑块形成减少,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减少,经过一定量的长期服用没有发现毒副作用。在临床试验中也被证实其有抑制淀粉样蛋白形成的作用,使患者症状得到缓解。
姜黄素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治疗作用,如皮肤科的白癜风、牛皮癣;风湿科的风湿、狼疮性肾炎;眼科的葡萄膜炎、眼眶炎性假瘤等。此外,姜黄素还有抗病毒、抗疟疾、抗寄生虫作用,对艾滋病病毒有抑制作用,还可用于解毒。
姜黄素对精神心理疾病也有疗效,实验发现其对抑郁症动物模型有治疗作用。
正确食用生姜,最大程度发挥姜的作用。
尽管姜黄素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,但由于姜黄素本身的生物稳定性差,吸收差,代谢快,系统清除快,导致它的生物效应受到影响。因此,如何高效利用成为临床治疗的关键问题。我国对生姜的药用和食用都有长久的历史,可能会为姜黄素的现代应用提供借鉴。在民间,生姜有很多种食用方法,如喝姜汤,吃姜粥,炒菜热油时放姜,炖肉、煎鱼加姜片,姜末、姜汁作调料等。醋泡生姜可以直接食用,此外还有很多姜制食品,如姜糖、姜茶等。
生姜虽然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,可是过量应用会损伤肾脏,产生口干、咽痛、便秘等症状,因此每次食用以不超过10g为宜。因为生姜性温,因此有内热者忌食,患有痈肿疮疖、肺炎、痔疮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。此外,不要吃腐烂的生姜,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,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,诱发肝癌、食道癌等。
本文来源: http://www.ew86.com/cancer/20160525/1316523.html
食用生姜、中医药应用生姜在我国历史悠久。
我国民间早就有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的谚语,生姜性味辛温,有散寒发汗、化痰止咳、和胃、止呕等多种功效,中医广泛用于风寒感冒、风湿骨痛、胃肠道溃疡、炎症和中毒疾病中。这种草药在亚洲最为常见,经常作为香料添加到食物中,同时也是咖哩粉中的重要成分。现代医学证实,姜黄素有抗菌、抗炎、镇痛、降脂、降压和抗凝作用,对多种难治性疾病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。
尽管我国食用生姜和中医药应用生姜已有一两千年的历史,但其有效成分姜黄素是Vogel在1842首次提纯的,1910年其化学成分被Lampe 和Milobedeska首次确定,分子式为C21H20O6,结构式为1,7-双(4-羟基-3-甲氧基苯基)-1,6-庚二烯-3,5-二酮。1913年,由Lampe首次人工合成了姜黄素。此后,Schraufstatter 和Bernt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姜黄素具有抗链球菌、沙门氏菌、毛选军和分支杆菌的多种抗菌作用,并将成果发表在《Nature》杂志上。20世纪70年代,研究又发现其有降血脂、抗炎、抗氧化和抗糖尿病作用。80年代,发现其有抗肿瘤作用。
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。
目前,大量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姜黄素对炎症的多个环节有调控作用,在分子水平,可以直接或间接调节包括炎症介质、蛋白激酶、粘附分子、生长因子、蛋白受体、趋化因子等的表达,并通过调控前炎症转录因子NF–κB、活化蛋白和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活化因子蛋白(STAT)、磷脂酰肌醇-3-激酶/AKT信号通道抑制炎症反应。此外,姜黄素还有很强的抗氧化、抗凋亡、抗增生作用。
大量现代研究表明,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,并可以通过诱导凋亡,抑制肿瘤细胞基因表达,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传导通路,抑制肿瘤增殖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机制,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的作用;姜黄素还能辅助目前的化疗药物,解决肿瘤耐药问题,提高化疗疗效;同时还可缓解肿瘤伴随症状,如疲劳、神经性疼痛等。在临床试验中,可见部分肿瘤患者症状减轻,肿瘤缩小,或控制发展。通过联合用药,被用于治疗进展性胰腺癌,其结果安全有效,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,减轻症状,部分患者肿瘤得到控制。
姜黄素对消化系统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神经系统疾病、免疫性疾病、精神心理疾病都有治疗作用。
姜黄素对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有明确的治疗作用,包括溃疡性直肠炎、克隆氏病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肠道激惹征、胰腺炎、胃炎、口腔扁平苔藓、胆囊炎等。
姜黄素还具有显著地降血脂作用,对心血管疾病、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疗效,还对糖尿病、糖尿病性神经病变、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有治疗。
近几年的研究发现,姜黄素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,通过阿尔茨海默病(AD,老年痴呆的一种)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,口服姜黄素7天,可见大脑中斑块形成减少,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减少,经过一定量的长期服用没有发现毒副作用。在临床试验中也被证实其有抑制淀粉样蛋白形成的作用,使患者症状得到缓解。
姜黄素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治疗作用,如皮肤科的白癜风、牛皮癣;风湿科的风湿、狼疮性肾炎;眼科的葡萄膜炎、眼眶炎性假瘤等。此外,姜黄素还有抗病毒、抗疟疾、抗寄生虫作用,对艾滋病病毒有抑制作用,还可用于解毒。
姜黄素对精神心理疾病也有疗效,实验发现其对抑郁症动物模型有治疗作用。
正确食用生姜,最大程度发挥姜的作用。
尽管姜黄素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,但由于姜黄素本身的生物稳定性差,吸收差,代谢快,系统清除快,导致它的生物效应受到影响。因此,如何高效利用成为临床治疗的关键问题。我国对生姜的药用和食用都有长久的历史,可能会为姜黄素的现代应用提供借鉴。在民间,生姜有很多种食用方法,如喝姜汤,吃姜粥,炒菜热油时放姜,炖肉、煎鱼加姜片,姜末、姜汁作调料等。醋泡生姜可以直接食用,此外还有很多姜制食品,如姜糖、姜茶等。
生姜虽然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,可是过量应用会损伤肾脏,产生口干、咽痛、便秘等症状,因此每次食用以不超过10g为宜。因为生姜性温,因此有内热者忌食,患有痈肿疮疖、肺炎、痔疮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。此外,不要吃腐烂的生姜,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,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,诱发肝癌、食道癌等。
本文来源: http://www.ew86.com/cancer/20160525/1316523.html